近些年来,中国的电梯安全事件不断。针对电梯所带来的安全问题到底该如何去解决?最近,推行电梯责任保险制度,以解决电梯事件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应当说,通过建立保险制度,给电梯安全事故造成的后果“埋单”。从满足侵权责任,维护受害人的权益来说,用保障制度来兜底无疑是积极而富有建设性的,方向值得肯定。
不过,保险制度终究是兜底的制度,与电梯运营的安全没有任何联系。相反,电梯运营的安全得不到保障,保险不过是在用赔偿金给事故甚至是生命的血色来画句号。很多时候,电梯出事故都与管理维修不及时甚至是缺位有着必然的因果关联。因此,对于居民来说,电梯的日常保养维护,恐怕比善后赔偿的“一锤子买卖”更需要更现实。特别是,电梯管理不到位,不能正常运营,还会给居民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
近日,湖北襄阳一写字楼内13人电梯挤18人。工作人员喊了半天没人肯下来。由于严重超载,电梯直接从1楼下坠到负一楼,所幸无人员伤亡。近年来高楼林立,电梯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但电梯事故频发,严重的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有哪些保险可以为电梯事故埋单呢?
电梯保险谁来埋单
电梯保险并不是一个新险种,大多数财产保险公司都提供类似风险保障。从某个保险公司的官网上了解到,在所有在售的财产保险产品中,有3种产品可以涵盖电梯故障引发的风险:电梯责任险、特种设备责任险、公众责任险。其中,电梯责任险的风险针对性最强。
据悉,一部电梯每年维修保养费用动辄就要2、3万元,而投保电梯责任险根据电梯的新旧程度、种类、速度和管理状况等价格有所差异,但平均每年的保险费只需几百元。可见,与前者不菲的支出相比,后者的投入显得微不足道。
虽然保障对象总量达到10多万台电梯,但电梯责任险却仍面临少人问津的尴尬。由于电梯所有人、使用人、管理人都可以作为投保人购买电梯责任险,保险公司在进行市场开拓时,常常遭遇相互推诿的情况。
风险防范重于事后赔偿
电梯意外事故的频发,还与电梯所有人、管理人风险防范意识薄弱有关。于是,就有了现在发生事故之后,业主、厂家和维修保养单位相互扯皮,不愿承担事故责任的现象。最后,又是事故受伤者为了维护自身权益在各责任单位之间来回奔波。
美国法特瑞互助保险公司全球副总裁、亚洲运营主管丹尼斯贝斯特认为,损前预防比损后补救更为重要,大多数财产损失是可以预防的。中国企业应该通过风险评估、风险规避和风险保障一系列的风险管理机制安排,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和事故损失金额。
与其事故发生后逃避赔偿责任,不如每年以固定的投入购买风险服务。达信保险经纪中国区一位高管表示,中国企业面临的问题是风险,保险经纪公司或保险公司提供的服务除了事后理赔之外,还包括企业风险咨询、风险管理、资产防损和价值评估。
电梯责任保险
保险责任:
保险期间,指定电梯(包括电梯、液压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造成第三者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依法应由电梯所有人、管理人和使用人承担的赔偿责任,保险公司负责赔偿。同时,保险公司还负责承担必要且合理的施救费用、仲裁费用、诉讼费用以及事先同意支付的律师费用。
免除责任:
对于电梯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的故意行为、电梯未取得《电梯准用证》或《电梯准用证》失效、电梯进行测试、检修和改装期间、火灾时使用非消防电梯以及电梯超载运行造成的损失,保险公司不负责赔偿。
保险公司对于电梯所有人、使用人和管理人及其雇佣人员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第三者提出精神损害赔偿不承担赔偿。
深圳保险律师提醒,电梯安全问题不容小视,我们必须要进一步的加强相关的保险制度建设以解决相应的电梯安全问题,同时,还必须要加强相关配套制度的建设,只有这样,我们的电梯安全问题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
文章转自于网络,如涉及侵权,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