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保险律师网
首页 团队律师 诉讼费速算 留言咨询
资讯导航
 
首页 >> 行业信息 >> 内容详情行业信息

【新春第一访】中邮保险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李学军:人身险业转型的关键词是“回归”

发布时间:2024/2/28 点击次数:329 打印 字体大小: 返回

2023年,在预定利率调整及居民购买储蓄型险种需求上升的背景下,人身险业保费收入虽有阶段性波动,但整体实现较好增长。


展望2024年,中邮保险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李学军在接受《中国银行保险报》专访时表示,人身险业转型的关键词是“回归”,回归保险本源、回归底层逻辑、回归客户为本。同时,李学军认为,在当前监管政策、外部市场环境及内部经营压力多方作用下,保险公司应跳出同质化竞争,打造差异化、特色化竞争力。


《中国银行保险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在您看来,人身险行业在助力金融强国建设中可以发挥哪些作用?应如何具体实践?


李学军:人身险业应打造强大的寿险公司,真正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为本,为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安全的产品和服务。


一是融入国家健康养老体系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和养老保障需求。打造多层次、立体化的“保险+医疗+养老+健康管理”生态圈,全力守护人民美好生活。


二是有效提升产品服务供给能力,弥补多层次多元化保险保障缺口。中邮保险依托中国邮政网络优势,正在积极推进普惠保险发展,面向老年人、儿童和高血压患者等慢性病人群开发普惠保险产品,累计为170万人提供了1.2万亿元保险保额,此外还研发了面向快递小哥等新市民群体的互联网专属产品“邮侠e路保”。


三是充分发挥人身险资金独特优势,服务实体经济及国家战略。中邮保险持续加大股权投资力度,主要投资了芯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及工业母机等项目,支持国家科技创新、“双碳”、先进制造等领域发展。


《中国银行保险报》:2023年,人身险业迎来复苏,您认为未来行业能否延续回升态势?您怎么看待当前的市场环境?


李学军:对比国际成熟市场,中国人身险市场仍处于发展的相对初级阶段,发展空间潜力大,专业化能力仍需提升。综合宏观经济、政策环境以及行业发展内在规律,当前负债端业务发展、资产端资金运用都还存在现实挑战。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更何况在当前监管政策、外部市场环境及内部经营压力多方作用下,既有近忧、更需远虑的形势正在倒逼保险公司跳出同质化竞争,应对新周期挑战,寻求新赛道机会,重构底层商业模式,打造差异化、特色化竞争力。这将是既痛苦,又不得不做的一个选择。人身险行业经营逻辑中存在客户、渠道、险企利益的“不可能三角”,原有经营模式中会根据客户需求、渠道特性以及股东诉求等因素,侧重经营“三角形”中的“一边”,但是从市场环境和监管导向看,客户端越来越重要,险企和渠道越走越近,“三角形”逐渐向“直线联接”压缩,险企与渠道融合协作,真正为客户创造价值,这是我们需重构的“底层商业模式”。


具体来说,一是转变驱动因素。坚持专业能力驱动、长期价值驱动,增长方式由依靠资源投入、同质化外延式向凭借专业能力、特色化内涵式增长转型。二是转变商业模式。以目前银保渠道为例,现有商业模式体现为协议式、超市型模式,未来需要双方构建战略型、更深层次的合作协同模式。三是转变产品服务逻辑。原有产品策略更多考虑渠道因素,未来将向以客户为中心的“保险+服务”策略转变,也意味着险企需要选择何种目标客户、满足哪些需求、布局哪些渠道,这一过程就是差异化发展、寻求新赛道的必经之路。


《中国银行保险报》:2023年四季度以来,监管部门力推“报行合一”,特别是在银保渠道,请问中邮保险这项工作进展如何?“报行合一”给公司带来了哪些影响?


李学军:中邮保险严格落实“报行合一”要求,加快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建立费用预算管控机制,增强费用预算刚性约束,建立回溯监测机制,确保各产品实际费用率不超过备案费用率、预算费用率和可用费用率,实现产品报备费用、预算费用、考核费用“三费合一”。


同时,抓住政策机遇,加快推进经营模式的转型升级,进一步抓好能力建设,打造高素质的营销队伍,协同渠道在金融网点打造健康体验场景,做强做优“保险+服务”大生态,提升运营集中化及智能化能力,加强品牌建设,着力打造“产品优、队伍专、体系全、运营强、生态新、品质佳”的标准化银保经营模式,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银行保险报》:继银行存款利率多次下调、寿险产品预定利率调整后,近期万能险结算利率也迎来新一轮调降,在您看来,寿险预定利率(保底利率)、结算利率未来趋势如何?


李学军:结合国内经济形势,我们认为短期内寿险预定利率有进一步下调的压力,但是幅度和空间有限,长期来看要与市场利率保持协调,以满足行业资负匹配要求。分红险、万能险等新型寿险产品,其分红实现率、结算利率更多取决于投资收益实际情况,相比预定利率的调整应该更加灵活,并在一定区间内波动。


鉴于国内长期利率趋势下行,短期波动性、不确定性增加,现有相对较高保证利率的传统险产品定价机制存在显著缺陷。借鉴国际成熟市场经验,传统险保证利率或将进一步下降,伴随居民对低利率环境认识持续深化,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分红险、万能险业务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应加快探索开发定价利率灵活可变的变额型、指数型等新型产品,改变现有较为单一的负债业务结构,降低利率风险。


《中国银行保险报》:2023年,贵司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还有哪些计划?


李学军:2023年,中邮保险在湖北、浙江、山东、安徽、河南等多地探索建立了300余个金融消费者教育基地,辐射范围超过200个县市,为近3万人次的消费者带来了金融知识普及。


未来,中邮保险将继续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主体责任。一是强内功,提升全员消保意识,加快消保理念培育,以数字化带动服务能力提升。二是修外功,持续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基地建设,打造精品消保宣传阵地,主动预防和化解消费纠纷,实现与消费者“共存、共赢、共发展”的良性互动。


《中国银行保险报》:2024年,在预定利率调整、行业全面执行“报行合一”后,叠加低利率投资环境,贵公司在优化保险业务、资产负债匹配等方面有哪些考虑?您认为人身险行业下一步的转型重点是什么?怎么转?


李学军:2024年,中邮保险将全面适应新市场环境、新监管政策、新会计准则等新变化新挑战,兼顾市场、渠道、股东和自身等多方利益,平衡规模增长、价值提升、偿付能力、盈利要求等多目标,推进价值转型,强化资产负债管理。负债端持续提升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供给能力,力求业务结构更加多元,价值持续提升;资产端力求资产配置更加优化,投资能力进一步提升;以资管公司建立与新会计准则实施为契机,打通资产负债双向联动,提升资产负债匹配水平。


面向未来,人身险行业转型的关键词,我们认为是“回归”,每一次重新出发,都是寿险经营规律牵引下对当前发展模式的纠偏。


一是回归保险本源。保险公司的经营重点是如何帮助客户管理风险,实现社会整体福利最大化,是不断寻求实现“帕累托改进”的过程,而不是越来越复杂的“熵增”过程,只有守住保险本源,才能设计出好的产品服务并提供给真正需要的客户。


二是回归底层逻辑。回归资产负债长期健康匹配发展的底层逻辑,要靠资产和负债两条腿走路,合理的负债结构来管控负债成本、期限和平衡流动性要求,有效的战略资产配置在期限、流动性要求的约束下,提升收益的稳定性。


三是回归客户为本。我国人口特征正在发生显著变化,现有以渠道经营为主的商业模式亟须向客户经营转变,这一过程要求保险公司坚持把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贯穿于经营管理全环节。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4-02-27  记者 朱艳霞 房文彬








本文标题:【新春第一访】中邮保险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李学军:人身险业转型的关键词是“回归”
本文关键词:暂无关键词
本文链接:http://www.mslaw0755.com/artcile/1162.html
上一篇: 保险·名词解释-----中国保险行业协会2015年12月14日
下一篇: 广东法院诉讼服务网
中国律师网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深圳律师协会网 |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 | 广东法院网 | 广东晟典律师事务所 | 中财讯 | 深圳婚姻律师在线 |
Copyright © 2009-2025深圳保险律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址:www.mslaw0755.com 技术支持:阔步网络